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精品无码66区,视频一区 国产素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色欲成人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新聞中心

潤拓新聞
行業新聞
天然氣切割視頻

聯系我們

  1. 電話:010-63281184
  2. 手機:18514441776
  3. 郵箱:bjrfrq@163.com
  4. 網址:www.cuikai.net.cn
  5. 郵編:100055
  6.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濱河路27
  7. 號7號樓貴都國際中心A座1203室
首頁 >新聞中心 >行業新聞

我國不斷提升天然氣消費水平助打贏藍天保衛戰

點擊次數:1728 發表時間:2020-12-8


減煤增氣 守護藍天

——我國不斷提升天然氣消費水平 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王若曦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生態環境部于今年11月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展現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6年同期下降33%,重污染天數下降52%。可見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離不開天然氣大規模利用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比重逐步提升。自2016年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大于10%。而提升天然氣消費水平亦離不開天然氣的供應保障。我國通過完善天然氣管網布局、提升儲氣調峰能力等舉措,保障天然氣輸出去、供應上,增強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幸福感。

多措并舉推進城鄉氣化率提升

《行動計劃》對于有效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提出目標: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國務院新聞辦于今年10月就“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揭曉了答案:“十三五”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累計完成散煤治理2500萬余戶。北京以南約20萬平方千米基本完成散煤替代。

“煤改氣”是清潔取暖的重要方式之一,對于改善空氣質量具有顯著效果。為優化采暖方式、提升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國家持續推進“煤改氣”項目的落實,重點支持并保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清潔取暖。由于農村地區天然氣管輸能力有限、農村居民對于氣價承受能力有限,北方農村地區推進“煤改氣”是難啃的“硬骨頭”。

中央財政在安排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時,已考慮農村地區用戶實際困難和地方財政運行補貼壓力,專門安排20億元用于農村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并明確要求地方財政綜合考慮本地區清潔取暖實際運行、農村居民實際收入水平、財政承受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等情況,統籌安排中央和地方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用于農村清潔取暖運營補貼,精準施策,重點向農村特困人群傾斜,確保農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10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就能源行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指出,國家優先支持北方貧困地區的清潔取暖工作,保障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溫暖過冬。到現在為止,煤改氣用戶達到了1643萬戶,清潔取暖率由9%提高到了約28%,特別是重點地區的農村清潔取暖率已經達到了71%。

當前,全國城鎮、鄉村氣化率穩步提升。據《中國天然氣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多個省份通過“縣縣通”和“鎮鎮通”工程提升城鎮的用氣普遍水平。2015年,全國城鎮氣化率為43%,預計2020年提高到55%,氣化人口從3億人增至約5億人,城鎮居民年人均生活用氣量增至130立方米左右。

推進天然氣采暖需要關注天然氣價格機制這一因素。我國處于“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稟賦現狀,天然氣生產成本較高,且過多供氣環節導致層層加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天然氣市場開拓。市場化定價機制有助于拓寬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道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教授、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良認為,天然氣價格水平是由其背后的定價機制決定的。根據現行的定價機制,我國天然氣價格采用的是市場凈回值方法,價格管理的環節在門站環節,并實行“基準價+浮動幅度”的管理方式。而基準價則與燃料油、LPG等價格相掛鉤。現行方式并沒實現真正的氣氣競爭,且燃料油和LPG也無法涵蓋所有天然氣用戶。因此,理順天然氣價格、調整價格水平的關鍵還是要推行真正由天然氣自身市場決定的競價體系。為了保證該體系的實現,應在上游資源開放、中游管道監管與對第三方開放、下游輸配環節監管等方面持續推進。

夯實儲氣調峰能力保障天然氣供應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迅速。天然氣消費具有季節性特征,北方用氣季節性峰谷差大,供暖季天然氣供應容易形成缺口。因此,充足的天然氣儲備是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的重要抓手。儲氣設施的建設和儲氣調峰能力的提高能夠解決天然氣供需矛盾。

《行動計劃》提出,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2020年采暖季前,地方政府、城鎮燃氣企業和上游供氣企業的儲備能力達到量化指標要求。建立完善調峰用戶清單,采暖季實行“壓非保民”。

我國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工作究竟做得如何?10月20日,在我國北方地區即將進入供暖季之際,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0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在儲備方面,目前地下儲氣庫等儲氣設施已經實現能儲盡儲,為保供作了充分的資源準備。供暖季期間,將根據供需情況變化,合理安排采氣計劃,保障調峰需要。對于加強應急保障工作,會上強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地方和企業進一步完善每天3億立方米的非居民可中斷調峰用戶清單,必要時有序啟動,確保民生等重點用氣需求。

1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今年供暖季期間,可動用的儲氣量比去年增加約50億立方米,在高峰期可以更好地發揮調峰保供作用。

我國大力推進儲氣設施建設,持續夯實應急調峰保障體系。據《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建地下儲氣庫8座,截至2019年底,累計建成27座地下儲氣庫,庫容達277億立方米,有效工作氣量達102億立方米,約為“十二五”末期的2倍;調峰能力占年用氣量的3.3%,比“十二五”末期提高0.5個百分點。

完善天然氣管網格局實現資源靈活調配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天然氣主干管網、支線管網和配氣管網建設,提升管網互聯互通水平,我國已初步形成“全國一張網”的布局。天然氣基礎設施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對于提升天然氣資源調配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據《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2019年,全國新建長輸管道超過1.3萬千米,全國天然氣干線管道總里程超過8.7萬千米,一次輸氣能力超過3500億立方米/年。

今年進入冬季前,深圳LNG外輸管道、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福州聯絡線、青寧天然氣管道、陜京四線密云—馬坊—香河聯絡線建成投產,實現“南氣北上”,有力提升了北方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

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有利于統籌油氣管網的規劃建設,減少重復投資和管道資源浪費,更好地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油氣資源調配。

我國正深化油氣體制改革,推動形成“X+1+X”油氣市場體系。國家管網作為中間的“1”,正在推進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連接上游多主體的資源供應商和下游多主體的銷售商,起到協調的職責,促使上下游企業進行對接、交易。

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是我國天然氣進口戰略通道之一,去年底中俄東線北段工程的建成投產標志著東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進口通道都具備了油氣進口能力。中俄東線管道中段工程已于12月3日投產,南段工程目前正加快推進建設。中段工程計劃于今年底建成投產。南段工程的建設于今年7月正式啟動,南段工程永清—上海段線路近期正式啟動。

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滿1周年,累計輸氣量達38.5億立方米。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輸送的天然氣已用于黑龍江、北京、天津等地,對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助力藍天保衛戰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提升天然氣利用能力,大力推進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但天然氣管道多數通至縣一級,鄉鎮缺乏管道氣。

對于解決天然氣管網建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鄉鎮天然氣需求相對較小,燃氣企業在鄉鎮建設天然氣管道的積極性不足,因此還需要靠政府部門來推動天然氣管道建設。政府若加大鄉鎮天然氣支持力度,將有助于提升當地天然氣消費需求。企業若看到盈利空間,必將提升天然氣管網建設積極性。此外,一些地區通過LNG“點供”和罐箱“一罐到底”等方式實現天然氣的利用,這些方式實現過渡是可取的,但建設天然氣管道還是長久之計。